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行业聚焦  > 正文

二十年,神舟医疗队守护航天员 全球速讯

日期:2023-06-05 10:53:10 来源:健康报


(相关资料图)

通讯员 刘殿如 王薇 本报记者 王潇雨

6月4日凌晨,神舟医疗救护队在戈壁深处待命,将在这里迎接结束6个月太空之旅的3名航天员“回家”。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拖曳着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神舟医疗救护队迅速赶到现场,展开现场应急救护准备。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主任顾建文介绍,从2003年神舟五号任务,到2023年神舟十五号返回舱安全落地,20年来,该中心坚守在着陆场医疗保障第一线,参加了所有任务的综合演练。每次执行任务都从该中心的特种病科、骨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呼吸消化科等10多个学科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神舟医疗救护队。20年间,先后派出2700多人次、40多个医疗救护队备勤值守,确保航天员返回着陆后生命安全。

20年前,神舟五号发射,这是我国首次实施载人发射,也是我国进行的第一次航天医疗救护。医疗队经过多次演练,构建了一整套医疗救护程序,将一架直升机改装为空中ICU(重症监护病房),配装数百台便携急救器材,相当于把国内最高水平的ICU搬到了着陆场。航天救护的前提是找到航天疾病的致伤机理。为此,全军成立第一个“特种病医学中心”,医疗专家岳茂兴带领团队冒着中毒危险,在实验室里待了3天3夜,用推进剂做染毒试验,终于获得了航天疾病致伤机理的第一手资料,填补了航天特种疾病研究与救治的空白。

神舟七号载人返回任务选择在黄昏,随着天色渐暗,医疗保障难度加大。医疗救护队数十次挺进草原,熟悉地形地貌、丰富药品配置、完善救治方案,建立适用于夜间环境的医疗操作规程,采取“一机盯一人”的办法,按照救护程序展开演练,茫茫大草原留下了队员们协同演练的身影。

针对神舟十一号任务航天员乘组冬季和夜间返回特点,医疗救护队加强航天员在轨期间伤病预测和着陆后急性病研判,建立健全着陆场医疗救护保障实施方案。为解决低温环境下的医疗救护难题,医疗救护队更新补充多种急救药品,配备相关急救医疗设备;设计论证一体化携行平台,探索寒区保障模式。为保证在低温条件下顺利实施救治,队员们在零下18℃的冬夜进行户外实测,采集液体温度变化数据,绘制温度变化对输液影响曲线,研究改进增温保温措施,取得最佳效果。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这里地质条件复杂,飞船返回一旦落在山岭、湖泊、梭梭林,搜救直升机无法降落,车辆无法通行时,医疗队员必须携带急救设备负重在沙漠、山地中奔跑,在最短时间内展开紧急救治。夏日戈壁骄阳似火,风沙弥漫,队员们练体力、练臂力、练耐力……直升机索降训练中,特勤诊疗科主任谭荣率先从15米高处成功索降,12名救护队员紧随其后,全部参与空地协同搜救训练、全系统全流程综合演练。

神舟十四号医疗救护保障任务长达8个月,队员们远离家人,奔赴大漠深处,每天迎着朝霞奔赴集结地,明月高悬时才返回驻地,坚守在医疗救护第一线。

“航天员健康平安返航,是对医疗队最大的褒奖……”听到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的报告,看到航天员安全出舱时,该中心党委书记沈斌激动地说,医疗救护队是一支“备而不用”的队伍,守好医疗救护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始终保持打得出全时待战、冲得上随时能战的状态,为航天员撑起生命安全“保护伞”。

标签:

推荐